-
072022.10我校文学院谭宏姣教授作学术报告9月30日,我校召开主题为“汉语语源学的几个相关问题”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我校文学院院长谭宏姣教授主讲,文学院师生参与学习。首先,谭宏姣教授通过“小鱼不知水”的故事,讲述了什么是语源。她提示大家,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忽视,鱼儿每天都生活在水里却不知水是什么,而人们每天都使用汉语却没有真正了解汉字的来源。由此引出了本次讲座的重点:事物的得名之由。接下来,谭宏姣教授从“什么...
-
072022.10我校外国语学院刘派博士作学术报告9月30日,我校召开主题为“韩国语拒绝言语行为中的常见语用偏误类型”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外国语学院刘派博士主讲,朝鲜语专业师生130余人参会。 报告会上,刘老师首先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整体介绍。随后,刘老师根据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的研究工作,介绍了中国学生在使用韩国语拒绝言语行为中较易出现的语用偏误现象。刘老师指出,在不同国家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外语学习者受到本民...
-
072022.10我校外国语学院金香博士作学术报告9月30日,我校召开主题为“浅谈思维导图在韩国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外国语学院金香博士主讲,外国语学院相关教师和学生参会。 报告伊始,金香老师对“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从学生思考问题缺乏条理和记笔记较乱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说明了使用思维导图的精妙之处。分析过后,从使用思维导图的范围错误,思维导图思考过程不深入和思维导图使用内容分析错误三个方面分析了思维导图的使用误区。再从“...
-
042022.10我校电气信息学院刘君玲教授作学术报告9月27日下午,我校召开了以“网络安全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电气信息学院物联网工程系系主任刘君玲教授主讲,电气信息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近二百名同学参加会议。首先,刘君玲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网络安全”的概念界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了网络空间安全的组成,清晰的解释了什么是网络空间安全,通过时间轴的展开让同学们了解网络安全学科与专业的发展演变历史。刘君...
-
042022.10我校电气信息学院王超博士作学术报告9月28日,我校召开主题为“物联网工程技术应用”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电气信息学院副院长王超主讲,物联网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及2022级学生参会。本次学术报告围绕物联网工程技术应用展开,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典型案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智慧实验室管理及控制系统、灵长类仿生机器人等6个项目为例,从传感网络、人机协同、智能感知等多个领域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案例。王超老师首先介绍了物联网工程的专业设置、人...
-
042022.10我校外国语学院许晓菲博士作学术报告9月28日,我校召开了以“信息化背景下俄语习得研究—语言层面与思维模式层面”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本报告由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系主任许晓菲博士主讲,外国语学院相关教师和学生参会。报告中,许老师提到,语言习得是一种无意识的和自然而然的学习过程,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俄语学习呈现出语言层面和思维模式层面的习得。她分别从这两个层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从语言层面而言,从语音、词汇、到句法,尤其是俄语中借入了大量的外来...
-
262022.09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特聘教授裴永臣作学术报告为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增强科研实力,9月20日下午,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吉林大学裴永臣教授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主题为《旋转柔性圆盘参数激励动力学特性及减振方法研究》的学术报告。机械工程学院70多名师生听取了报告。裴永臣教授以旋转柔性圆盘研究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参数激励陀螺系统的基础共性问题,形成了一套通用型动力学特性求解方法,可用于解决多种参数激励作用下陀螺系统...
-
232022.09我校电气信息学院卢秀和教授作学术报告9月16日下午,我校电气信息学院召开以“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本次讲座由电气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卢秀和教授主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及全体专业教师参会。面向刚刚入学的202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生,卢秀和老师的报告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介”“初探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中的应用举例”三部分组成。卢秀和老师简要介绍了我校的整体专业设置、人才培...
-
192022.09我校现代教育学院夏郡薇博士作学术报告为加强现代教育学院学生对教育科研的兴趣和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现代教育学院于2022年9月15日下午3点10分,线上举办“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从问题到课题”学术讲座,由学院科研副院长夏郡薇担任主讲。讲座过程中,夏郡薇老师首先强调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要筛选具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主动研究工作中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得到成为课题、符合课题的科学依据,价值评估,...